您的位置: 中心概况 >>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划和山东大学教育教学发展战略,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教育数字化布局和实施。秉承“为天下储人材,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恪守“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校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借助创新教育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探索和实践满足新时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育新体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从资源整合、管理共享、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与建设。
一、加强学科融合,强化产教协同,有效整合资源
中心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为牵引,有效整合五个相关一级学科、10个本科专业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半实物仿真资源。倡导科研反哺实验教学,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新形态实验教学仪器,将科研成果用于开拓学生视野、拓展知识结构和提升综合能力。面向社会、企业和学校实行资源开放共享,进行推广应用,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平台,保障人才培养
中心建立门户网站,建设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不断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有效运行,通过信息发布、数据收集分析、互动交流、成绩评定和成果展示等举措,实现高校间实验教学资源与项目的共享,有效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三、强化队伍建设,优化素质结构,提升教学水平
围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计划执行和平台维护等任务,中心组建业务素质强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专职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和研讨,不断提升业务素质,逐渐形成组成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四、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与项目的开放共享和充分应用为目标,系统制定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等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引导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
未来几年,中心将加强与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质性合作,推进师资和资源共享,全面建设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打造数字化的本科实验实践教育平台;计划十四五期间,增设不少于20门(部)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和教材,力争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